“保稻节”精彩活动抢先看!金华开发区召开“活着的上山文化——下伊保稻节”新闻通气会

日期:2022-06-29 14:38:44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一颗小小的稻米,串联着上古文明与现代文明,链接起“上山”与“下伊”。6月27日,记者在金华开发区召开的“活着的上山文化——下伊保稻节”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本次“保稻节”活动将于6月29日在金华开发区汤溪镇下伊村举办,相较于往年,今年“保稻节”规格提升、亮点频出,既保留传统祭祀流程,也呈现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将为广大民俗文化爱好者带来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汤溪新乡贤会副会长伊福泉围绕“活着的上山文化——下伊保稻节”活动主题,介绍了金华开发区地区文旅资源及本次保稻节相关情况。下伊村“保稻节”的文化习俗与上山文化的稻作起源遥相呼应,是对农耕文化根脉的延续和传承。每年六月初一前后,一季稻正处在穗头灌浆时刻,迎着稻香晒田脚,为丰收夯实了基础。汤溪一带的“保稻节”仪式延留至今,目前是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一系列隆重庄严的祭祀活动,表达期盼丰收、向往丰衣足食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随着下伊村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保稻节”日趋完整。

  本次“保稻节”活动共有5项议程分别为:“保稻节”开幕式、参观稻作饮食文化街、参观青阳山等上山文化遗址及古村落、稻作文化研讨会品尝保稻饭。每个环节都将为人们带来原汁原味的传统之美。其中,稻作文化研讨会将邀请到上山文化遗址联盟负责人、各著名专家学者等研究讨论上山文化挖掘的意义及上山文化与“保稻节”的联系。



  据了解,目前,市本级范围内发现的3处上山文化遗址:青阳山遗址、三潭山遗址和山下周遗址均位于下伊村域内及周边地区。200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下伊村青阳山一带进行试探性挖掘,出土了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2018年3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青阳山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证实,下伊青阳山遗址存在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崧泽文化、钱山漾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青阳山的古迹遗存具有时间连贯性,地层呈现明显的叠压特征,尤其是距今约5000年的崧泽文化,是首次在金衢盆地发现。这一发现有力证明,古人类在青阳山及周边繁衍开拓的脚步从未间断。


往年“保稻节”盛况

往年“保稻节”盛况


  金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蒋樱表示,“保稻节”作为一项民间的传统祭祀节日,与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一脉相承,是重要的地方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积淀了浓厚的底蕴。“保稻节”与上山文化的关联千丝万缕,要将此次活动作为论证两者关系的重要契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同时打响“保稻节”文化品牌,打造具开发区特色的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