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MB10327095/2025-12343

  • 文件名称:

    对金华市婺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39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机构:

    金华开发区

  • 成文日期:

    2025-07-2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对金华市婺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39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5-07-22 15:27:46 来源:金华开发区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于潜委员:

    您在婺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南山旅游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发区始终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战略高度,聚焦南山片区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开发,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举措如下:

    一、践行全域旅游理念,赋能苏孟旅游品质跃升

    (一)政策驱动,激发产业活力

    制定《金华开发区旅游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江南板块以“出则田园歌山画水,入则繁华翻江倒海”为核心理念,打造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无缝融合一体化全域旅游新样板。根据规划重点项目表,继续加强招商实施工作。出台《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旅游活动策划、景区村庄建设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扶持,以政策杠杆撬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

    (二)标杆引领,打造乡村旅游样板

    坚持“以创促建”原则,指导苏孟乡成功创建浙江省AAA级景区乡镇,并推动10个村庄(含2个3A级景区村)入选省级A级景区村庄名录,景区村庄覆盖率达83.3%,显著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汤店村依托南山四顾屏生态资源,于2018年成功跻身A级景区村庄行列,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服务实现全面升级,并获政策资金奖励。

    (三)活动造势,提升区域影响力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为主线,策划“走进春天·发现苏孟”大型旅游活动。依托湖海塘水韵、四顾屏山景及“未来乡村”山下村等生态文旅资源,通过摄影采风、徒步骑行、采茶体验、非遗传承、共富市集等多元形式,全景展示苏孟南山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旅融合典范,有效提升区域旅游知名度。

    二、深化资源整合,破解发展桎梏

    针对苏孟城郊旅游发展中的痛点问题,提出以下突破路径:

    (一)基建提质,优化游客体验

    借助美丽乡村项目,系统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为游客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二)村企联动,激活共富动能

    搭建企业与农村合作桥梁,以产业融合破解就业与招工难题,实现双向赋能。如金华金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孟乡后岗村签订农产品定向采购协议,打造共富基地,建设厂房、展示厅,形成种子种苗无偿供给、种植管理全程指导、收获后统一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模式,助力农民增收。2024年,带动300户农户与企业联动,推进农民增收500万元。这一成功经验可以逐步推广。

    (三)茶旅融合,延伸产业链价值

    依托本地茶文化资源,开发“茶”研学游项目,推动茶园主从“卖茶叶”向“卖文化”转型,放大茶园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四)成果展示,强化品牌传播

    以系列活动为载体,集中展示发展成果,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场景化营销,进一步提升苏孟旅游品牌影响力。

    三、创新宣传推广,塑造特色旅游IP

    (一)深挖资源,放大城郊优势

    聚焦南山漫道、浙中婺香共富基地及家庭农场特色采摘基地,打造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矩阵,形成一村一品、一景一韵的旅游格局。

    (二)全域营销,构建传播矩阵

    线上依托“微九峰”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内容+流量”传播闭环;线下通过文旅市集、主题节庆等活动,构建“场景+体验”互动模式,全方位展示南山旅游资源与农特产品,推动农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通过以上举措,开发区正以全域视野谋划旅游发展新篇章,以创新实践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全力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与较强影响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开发区发展的关心与支持。